“走出去”,在发达国家书写成功范本
企业介绍
招聘职位
招聘专题
资讯案例
“走出去”,在发达国家书写成功范本
阅读:38
4月23日,地中海东岸。以色列举国欢庆独立日。 在犹太人的节日气氛中,有一个身材精干的中国人不禁想起一串与以色列关联的往事:1年前的同一天,以色列北部铁路吉隆隧道举行了贯通庆典仪式;3年前的同一天,吉隆隧道举行了开工仪式。由此上溯到8年前的冬季,卡迈尔隧道成为中国企业在以色列建筑市场的第一单。 有艰辛的付出,有不懈的努力,更有刚毅的坚守,最终的成功让他感到欣慰…… 他,就是十二局集团总经理助理焦钢,先后担任以色列卡迈尔隧道、吉隆隧道项目经理。 以色列交通部长:希望今后还能合作 “以色列的建筑市场虽然容量小,但跻身者往往都是大型国际承包商,包括法国的万喜和布依格、德国的祖布林等老牌企业,竞争非常激烈。”焦钢格外关注以色列建筑市场。他说:“卡迈尔隧道是十二局集团和中土集团合作在以色列的第一个工程承包项目,来之不易、实施更难。”在这里,他和他的团队经受了严峻考验。 卡迈尔隧道总长9492米,位于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市,由德国WBI公司设计,采用德国及以色列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质量控制标准,其中爆破震动及噪音监测控制标准采用当前世界最苛刻的德国DIN4150标准。隧道既要下穿闹市区,又要穿越890米火山凝灰岩地段,至今仍属世界级难题。2006年10月,中土集团作为隧道主分包商与项目BOT总承包商签约。 项目上场遇到的难题是一连串的。隧道采用人工钻爆法施工,按施工组织设计至少需500人,一个单位申请500人的劳工签证在以色列可是件大事,必须经内政部、劳工部、财政部等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研究审批,需耗时愈半年。从国内发运的设备也需要以色列交通部特批,手续繁杂。各种原材料的进场,特别是进口材料的申报、审批、订购、进场前检验直至批准使用等耗时愈半年。而对于爆破作业所需的雷管、炸药等特殊物资,以色列的监管是极其严格的,必须选择具备资质的进口商、运输分包商、爆破服务分包商、爆破监督员、爆破器材储存仓库,按照震动限制及爆破作业点与周围建筑物的最近距离进行试爆直至确定最大装药量等,这一系列工作也要耗时半年多。项目开工前须按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法陈述供监理工程师审阅,批准后方可开工。监理工程师是爱尔兰人,对于中国的传统隧道施工方法心存偏见,开工技术文件迟迟不予批准。 焦钢率领一批初出国门的“东方之子”,用各个击破的方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难题。 百般磨难后隧道开工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刚进洞不久,监理工程师手拿钢卷尺,在初期支护的拱架上量来量去,接口处,手指甲掐在毫米的刻度上,连声说:“NO!NO!NO!”意思是说:“不合格,要拆除重立。” 几乎有些不近情理的“刁难”给了技术人员们当头一棒:“初期支护的安装拱架误差值用毫米计算和卡控,怎么做呀?” “拆!重新立!”焦钢没有分辩。因为他知道,项目总包方管理人员有犹太人、阿拉伯人,监理工程师是爱尔兰人,项目总监是爱尔兰人,设计方是德国人,我们施工分包商又是中国人,不同的施工管理经验、不同的习惯及理念、不同的文化等会影响隧道进度。爱尔兰的监理工程师要求,初期支护的拱架安装如果达不到零误差,就不能进入下道工序。同时,他常常以自己的见识要求承包商并影响总包方的判断,现场合作氛围一度紧张,工程进度极其缓慢,总包方甚至发函要求撤换项目经理。 对于苛刻的要求,焦钢和他的团队没有懈怠。他们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人提高作业标准,一方面主动选择适当时机与总包方及设计方耐心沟通。 经过一年的边适应边学习,项目走上高速运转的轨道,形成稳步的施工能力,连续创造并不断刷新了以色列隧道施工纪录。同时,超强的现场管理和优秀的工程质量,也吸引了大批当地观摩者。焦钢在以色列境内长度最长、地质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施工进度最快的卡迈尔隧道创造的零伤亡业绩,被以色列人传为奇迹。隧道人工钻爆法施工月单口掘进203.9米,创造了以色列隧道施工新纪录,被赞为“人工TBM”。海法市市长扬尼约翰逊、以色列交通部长卡茨、以色列副总理莫法兹等当地政府官员先后多次视察参观该隧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莫法兹对焦钢说:“你们是一支非常专业的队伍,你们所做的一切工作令我非常钦佩。”卡茨十分喜悦地称赞:“这个项目棒极了,我很高兴今天能来见证它的完成,我很尊敬中国企业和员工,希望今后还能合作。” 焦钢在卡迈尔隧道的成功,凝聚了中土集团、十二局集团各级领导的心血,也为中国铁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极为轰动的社会信誉和来之不易的工程业绩。有趣的是当地人曾经多次非常认真地声称,在《圣经》故事里有预言说若干年后会有一群来自东方的人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开挖隧道,大概说的是焦钢和他的团队吧。 项目收益率远远高于预期 2011年10月,十二局集团再次与中土集团合作,对外与当地公司组成联营体中标了以色列阿口至卡米尔铁路的吉隆隧道及隧道出、入口路槽明挖段线下工程。其中隧道掘进由十二局集团承担。 焦钢介绍:“吉隆隧道为分离式铁路单线隧道,由两个4625米的主洞和18个横通道组成,隧道施工总长9250米,工程量与卡迈尔隧道相当。” 吉隆隧道中标时,以色列政府已经彻底停止了普通劳工签证指标的发放,来此务工必须申请专家签证,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承受比普通劳工高数倍的税赋。为了压缩成本,焦钢大胆进行管理创新,压缩管理层次,采取自带劳务模式,尽可能以机械化施工为主,大大精减了人员。 项目部和两个工区有劳务工人63人,有管理、技术、后勤保障人员47人,整个工程高峰期最多时只有110人。两个工区均不设食堂,一日三餐外加夜宵全部由项目部统一制作,管理人员值日送餐。从管理技术人员到现场作业人员,尽可能实现一人多岗、身兼数职。除了多臂凿岩台车和混凝土喷射机械手等特种设备外,普通设备均由当地有资质的安全技师经培训考核后实现普及操作。项目部不配专职司机,不配专职翻译,没有专职食堂管理员,西口工区试验员张欲晗兼任材料员和英语翻译。 “用多臂凿岩台车掘进比人工手持风枪节约成本50%以上,仅此一项就降低成本1500万元。”焦钢说:“这是借鉴了卡迈尔隧道施工经验教训,在吉隆隧道进行管理模式革新取得的成果。” 得益于卡迈尔隧道积累的经验与信誉,从一开始业主就给予充分信任,加之卡迈尔隧道下场的设备、材料等可以很快投入使用,人员快速进场,技术骨干力量也快速进入角色。项目联营体抓住设计及审批环节,使项目开工非常顺利。 “施工期间尽管也遇到了诸多困难,但与之前卡迈尔隧道施工时已克服的困难相比,已经算不上什么困难了。”焦钢充满自信地说。经过十二局集团和中土集团以及当地合作方的共同努力,吉隆隧道项目最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项目收益率远远高于预期。项目于2014年9月30日获得移交证书,比合同工期提前了4个月。 焦钢取得的优良业绩,再一次在以色列引起轰动,再一次为中国企业赢得了良好口碑。每次重大项目招标时,都有多家当地公司提出与中土集团和十二局集团合作的意愿。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适应新趋势 地中海凉爽的风吹拂着,沁人心脾。 早上6时,天还没亮,会议室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这个由焦钢于2012年12月15日发起的“英语学习小组”有12名学员,是项目部除了炊事员、1名英语专业的材料员和1名老员工外的全部人员。焦钢担任学习小组组长,由英语专业毕业或英语基础好的员工轮流担任教员,学习内容以合同文件、技术规范为主。 “每天如此,一直延续至今。”焦钢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每天早上6点集中学习45分钟,日积月累,只要能坚持下来就会有很大收获。”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技能,他们还选用了《新概念英语》第三册作为教材,并且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全部60篇课文的背诵。焦钢说:“英语水平的提高,至少有三大益处:其一,增强了员工的对外沟通能力,进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能力;其二,员工早上自觉按时起床学习,杜绝了睡懒觉的现象,培育了良好作风;其三,通过共同学习、交流,融洽了关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赴以色列工作8年多了,焦钢认为,企业“走出去”不容易,走得顺畅更难,站稳脚跟更难。因此,必须实施海外专业化发展战略,在人才的培养和积聚、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合作伙伴的合作与共赢、管理优势的发挥和再造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他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要适应国际化、机械自动化的总趋势,不仅要以海外项目为平台积极培育国际商务、物流管理人才,还应以国内项目为平台积极培育隧道、桥梁、地铁盾构等所需的各类专业设备操作工人、维修技师及管理人员,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避免受制于人。向海外选派和输送人员时,一定要选派有培养前途的素质较高的人员,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海外项目当前工作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 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通过卡迈尔隧道和吉隆隧道两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十二局集团和中土集团在以色列已经“站上了高台”。 焦钢眺望着前方,那是遥远的新程,也是祈盼的希望。
出国劳务 Powered by 好出国手机站 出国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