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组建人才“梦之队”促进产业“核聚变”探析
企业介绍
招聘职位
招聘专题
资讯案例
德州组建人才“梦之队”促进产业“核聚变”探析
阅读:56
国庆长假结束了,一场广聚天下英才的盛会即将开幕——中国山东第九届“海洽会”暨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10月11日至15日在山东德州举办。   德州市自古以来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去年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今年冠名“德州号”的高铁正式开通,融入“1小时京津冀交通圈”已成为德州人的习惯,这座城市人才工作也因此迎来机遇,产业发展如虎添翼,创新创业如鱼得水,近三年来共引进高层次人才315人,培养产业人才近10万人,高层次人才是历史存量的5.6倍。   短短几年时间,德州市人才数量和质量何以实现双跨越,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何以实现双丰收?   向势而转——打造产业升级的“第一引擎”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微软公司就会变得无足轻重,产业失去科技和人才,衰败就在一夜之间。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德州市清醒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再依靠投资优势,而要向势而转,打造产业人才“第一引擎”,依靠人才和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缩短结构性改革阵痛期。   2015年6月,德州市被国家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国务院明确要求:“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和战略地位正式确立。山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借此机遇,德州市提出“协同发展、人才优先”理念,出台了《德州市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人才支撑计划》《关于建设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政策,聚焦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核心产业,把人才作为决定产业发展的命脉,主战场放在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上、主阵地放在现代产业上、主攻目标放在高层次人才上,以人才支撑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发挥了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强引领作用。   桑葚营养价值是苹果的6倍,但价格却不敌苹果,这让占全国桑葚资源七成以上的德州市夏津县很无奈。随着该市引进李文华、向仲怀、束怀瑞3名院士,一棵桑葚树被“吃干榨净”,效益翻了十几倍,延伸出一个涵盖椹果酒、椹叶茶、桑葚干、桑皮纸等在内的百亿级产业集群。目前,以高端人才引领的德州生物产业集群和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集聚了全市60%以上的高端人才,2015年实现利税160亿元。   “瞄准京津冀,放眼海内外,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招研引学、招大引强活动,把人才、智力和项目与本地产业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引进一批人才,崛起一批产业。”德州市人才办主任周春华介绍说。上半年,德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1.6%,列山东省第2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52亿元,增幅列全省第3位。   在招才引智方式上,德州市重点利用时空优势柔性引才,积极打造“1小时人才圈”,重点对接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人才,既要“永久牌”,又要“飞鸽牌”,鼓励企业聘请“技术顾问”“客座教授”、“假日专家”“星期天工程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实现了人才智力的灵引活用。   应势而生——建设创新创富的“第二故乡”   走进京津冀一体化,拉近与京津的距离,还需创新创业的根基。   德州市努力建设人才创意、创新、创业和创富的大平台,吸引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落户,打通了高校实验室和本地企业车间的“隔墙”,解决了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京津地区创新创业的“第二故乡”应势而生,初现雏形。   除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外,德州市还努力取得享受国家支持、区域支持、政策支持的另外两大平台: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和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   继被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后,德州市2015年又成功获批中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引智试验区,这是全国第四家引智试验区,也是第一家新能源和生物技术引智试验区,这一名片无疑将获得国家更多优惠政策。   今年德州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150平方公里的生态科技城中,启动建设“德州创新谷”和应用技术研究院,努力建设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目前相已继推出了25项人才改革举措,对应提出的82个政策创新点全部实施。   积极实施了“一企一平台”“大学科技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工程,帮助主导产业建设载体平台。实施“一县一所大学科技创业园”工程,每个县市区优选1所重点高校院所,开展全面对接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创业产业园,吸引人才带项目入园创业、带课题入园研发、带成果入园转化,实现了“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地方”。   瞄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4家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和创新孵化载体建设,先后引进36氪、车库咖啡等一批知名创业服务机构,与中关村天使街众筹建设的“创梦空间”,已吸引70多家投资机构、500多名投资人和创客入驻。此外,教育部高校联合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华北)农业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德州中心、山东大学生物工程应用技术研究院、天津工业大学庆云科技产业园、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相继建成启用,京津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德州“安营扎寨”,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   顺势而为——用好招才引智的“第三只手”   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德州企业扎“根”结“果”,离不开当地企业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投入。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德州市认识到抓好人才工作不单是政府和市场的问题,还应紧紧抓住企业家这个关键,主动帮助企业拓视野、搭平台、揽人才,切实激发企业引才用才内生动力。   2015年11月,德州市出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若干办法》,每年评选表彰一批重人才、重创新、贡献大的“德州市优秀企业家”,参加党委政府年度考核,参加干部推荐,参加党委全委会议,享受医疗保健、休假疗养等待遇。连续3年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遴选100家大企业、100家高技术高成长高税收企业、100家创新型企业的企业家,分期分批拉到美国、德国和江浙地区考察学习,提升素质境界,凝聚重视创新、重视人才的强大共识。   除地方政府政策外,该市很多企业还自己制定的优惠政策,送房奖车奖励人才的例子数不胜数,企业也经成为人才智力的“吸金石”。目前共有515家高校、科研院所与德州市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仅合作的院士就达51人。泰山体育集团从家庭作坊起家,现已建成5个国家级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11人,每年研发新技术20多项,竞技体育器材占国内份额的90%以上,成为2016年巴西奥运会的最大供应商。山东远大特材公司主动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对接合作,研发的高铁道岔关键产品,破解了我国高铁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难题,多项技术填补国际空白。   德州市每年编制《德州市企业人才需求目录》对外发布,帮助企业招揽人才。对企业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薪酬补贴;引进的博士、硕士和重点高校本科生,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引才成本。   随势而定——营造人才环境“四季如春”   有个故事:华盛顿大学修建体育馆时遭到教授们反对,立即取消计划。原来,建成后会挡住窗外西雅图的湖光山色。校方为何如此尊重教授们的意见?原因是教授们在此安家,是出于留恋这里的环境。   良好的工作生活大环境,提升了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必须给人才以“家”的认同感和“春”的舒适感。   德州市是黄河水、运河水和南水北调长江水“三水”唯一融汇之处,也是京沪和青银中国南北和东西高铁大动脉交集之处,被列入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中国竞争力百强城市和中国商业信用指数百强城市。还是“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德州市强化人才工作考核,“重视系数”和“投入指数”连年提高。2012年人才工作占全市综合考评比重为25分,2013年是35分,2014年是50分,2015年直接提升至100分,成为衡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指标”。人才工作投入方面,市级财政投入由2012年的3526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12.8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从0.33%提高到14.46%,增长44倍。该市庆云县2015年财政收入仅有5.7亿,但却拿出了50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今年该市已兑现人才扶持奖励资金7000余万元。在今年8月9日召开的德州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奖励大会上,该市一次拿出3100万元重奖16个创新创业团队。   积极优化公共服务和工作生活环境,设立10亿元投资引导基金、20亿元政策性担保公司、30亿元创新创业基金和9家科技支行,人才企业最高给予1000万元政策性担保,上市挂牌最高给予300万元补贴。对来德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的科研场所。大学生创办企业,最高享受100平方米房租补贴。建成了32.6万平方米、4317套人才公寓,省级以上人才免费入住160平的专家公寓,自购住房的给予50万元补贴,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入住可享优惠。   德州在全市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专家制度,推出“外国专家服务卡”,领导干部每人联系服务一名高层次人才专家,切实解决好人才在落户、医疗、家属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高层次人才进行企业注册登记、优惠条件兑现、投融资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优质快捷服务,让人才投资安心、生活舒心、发展更有信心。   其实,用动态的理念优化人才环境,不断完善服务体系,随时升级优惠政策,营造人才环境“四季如春”,这本身就是最好的人才环境。   乘势而起——打造群英齐聚的“人才盛宴”   10月12日,中国山东第九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将在德州拉开帷幕。   作为与“广州留交会”“大连海创周”齐名的三大海外人才交流品牌之一的“海洽会”,从2001年开始,山东省已成功举办八届,为全省引进了大批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今年经省政府同意,“海洽会”举办地首次移至省会济南之外城市举办,与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同期举办,同策同筹,在招才引智工作中实现了资源整合,相互借力。目前,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   德州市按照国标筹备此次活动,活动期间,将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项目招聘洽谈、海外留学人员对接洽谈、国内博士后项目对接洽谈、中外技术技能合作培养恳谈会、海内外创业创新项目路演、中国海归创新创业峰会、外国专家技术项目洽谈会、生物产业高层论坛、“精英齐鲁荟”—中高端人才招聘洽谈等20场对接洽谈、论坛峰会活动。   截至目前,已经确定参会人员2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0人、外国专家84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127人、国内博士后46人、山东省留学回国创业奖获奖人员20人、中关村重点企业负责人115人。   一场群英荟萃的人才盛宴将在德州拉开大幕,一个崭新的人才“梦之队”呼之欲出,借助盛会的东风,这个坐落于京津之南的新兴城市,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将因 “人才力量”练就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胸肌”。(牟永来 顾翔宇)
出国劳务 Powered by 好出国手机站 出国打工